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残心

Comments: No Comments

以下是一个网友给我的豆油,谈到了作为大学生,他在探索灵性事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周遭的人发生的问题,以及他对未来生活求学方面的打算。虽然我个人并不热衷新时代内容,但似乎国内大众比较容易接触到的还是偏向新时代的内容,时不时的还是会有这类人问到我,而且他的问题在这些人中也比较典型,就在回信的同时征求了他的同意,把他的豆油和我的答复部分贴了上来,供有类似问题的人参考吧。

另外,我个人其实不太用“灵修”这个词,但写信人是比较喜欢新时代系列的词,于是我也还是用了写信人的习惯用语来回信了。各位神秘主义和科学界的同好不要打我~作为咨询师,我们还是要meet the client wherever s/he is的……

—————————————————————

网友来信:

我正式接触灵修大概半年多的样子。 看了很多类的书 科学哲学 心理学 灵修的 都是部分和根据自己的探求去看的,因为是大学生考证,课题,考试还有参加一些活动时间都比较紧。所以没有看的非常透彻,不过利用了下这个暑假 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现在的我处于一个比较真空的状态,首先对于灵修的一些发生在我身上的改变朋友貌似不太乐意接受,我从一开始就是通过一些事情去暗示关于灵修的东西他们大部分人都极度排斥,从中我也意识到了 盲目的宣传和适当的点的区别。但事实就是我必须暂时放弃大部分友情才能自由的追逐自己的梦想,因为我身边大部分的朋友对生活确实比较麻木适应体制活着放弃了原来的梦想。 但是现在我在独善其身体验生活,还有一个基本的未来生存问题去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中国有很多奋斗都是为了生存二字。开始上网搜寻到你的文章的时候,其实心凉了半截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但是我不清楚你讲的是有内观法的学校还是有超个人心理学专业的学校。目前我的打算就是 在中国考一所有机会出国但是又是由于生存有博士点和超个人心理学相协调联系的心理学专业。

—————————————————————-

清流的回复:

灵修的道路是很长的,半年的话通常只是刚刚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概念,念到的东西中也不排除有不正确但一时不易分辨出的。而且一般来说,灵修中很忌讳在接触或得到某些洞见的短期之内做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决定(比如转业、分手、绝交、休学等等),因为此时新知与自身及环境还未整合完善,做的决定回头看常常是不当的。因此建议不论你有什么打算,都再三斟酌、慎言缓行的好,不要急在一时,以免留下遗憾。

对于你接触灵修后,与朋友相处中的种种不适之处,可以理解。毕竟你的想法和习惯有了变化,而如此急剧的变化旁人不易马上接受理解,这种情况在灵修人群中并不少见。但这里我想说一个我以前听别人说的经历,是在一个法会上听一个修行者说的。他谈到他第一次参加禅修营为时一月,结束时感到神清气爽,言行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他回到家却觉得很不适应。禅修营中任何事物都摆得井井有条,家中的家人却经常把东西乱放;禅修营中大家说话的温和有礼,家人们却时常大呼小叫;禅修营中人人都精进修持,而家人对他的经历和禅修却无甚兴趣。他感到和不懂“灵性”的人很难相处,他企图“纠正”身边的问题,却发现自己彻底陷进了无休止的纠缠之中,和家人的关系也恶化了,险些彻底离家。不过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行,他终于意识到,修行不应让人变得隔绝拘谨,而应令人变得灵活温和。如果与周围关系恶化,那么首先应检讨自身是否偏于一隅又或过多自是的判断。因为灵修应该是能让人改善,而一个和善的人谁不会喜欢呢?如若情况不是如此,那么大概就是修行中哪里出了问题吧。他现在与家人关系很好,仍然是在家修行的状态,也仍然精进不少。

于你的情况来说,也许首先学习去接受每件事物的本来样子,而不是以己身所知去判断甚至纠正周遭得好。发现好的东西固然人人都想与亲朋分享,但首先要明确自己分享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满足自身还是真心单纯地帮助他人呢?更何况灵修乃自身之事,人人灵性的通路又未必走法相同。首先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周围的人自然会感兴趣来询问;如若不来,便是他们有他们的道路,而且他们的道路也未必就比我们的不好。

国内确实是乱象丛生,就算是有一定修为的人,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把持,你的难处很可以理解。你首先考虑了生存问题,我觉得想法也很踏实。我所在的学校是有超个人心理学专业的学校,内观法是我们教学内容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大概要过来这个学校比较困难。学校也有远程的超个人心理学学位项目,你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上网查查。不过灵修是个很大的话题,超个人心理学相比之下范围要小得多,只是以一些现代的心理学和哲学的理念和手段去研究解释灵性现象而已,虽然前沿有趣,但和灵修灵性本身的深广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你也并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个科目上。尤其如果在国内就更加没有必要,因为国内视野有限,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科目里,就更容易偏于一隅了。至于具体你要往哪个方向去,要取决于你个人兴趣以及家庭和学术背景,这里我也就不好给瞎建议了。不过建议多学点语言,英文当然最重要,喜欢内观的话学学梵文巴利文也不错,像法文德文什么的其实很多文献比英文的要深刻,咱的古汉语其实也是很有用的……总之为以后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吧。

相关日志:

Side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