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千夜谈

Comments: No Comments

后创伤文化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原来写过一篇博客,叫“向非洲人 民学习~(聊聊国家创伤)”,在豆瓣上没贴多会儿就被封了。还好自己有独立博客,文章总还是保存下来了。这次的文章原本是书评(原书 见:Post-traumatic Culture),接着上次的话题写下去,但写着写着似乎远了,就还是单独发了。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深究心理创伤这件事,这件 事琢磨起来让人不舒服,深入进去就更加令人郁闷,搞不好弄个次级创伤出来,彻底成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但我又觉得心理创伤,甚至文化创伤,是一件那么 意义深远的事情。总觉得自己虽然眼拙嘴笨,既然有幸看到,还是要将这份知识以中文传播出去的好。因为总有一天国人要从过去百年的创伤中走出来,反观自身, 重审历史。在那个时候如果能有些知识、框架作为辅助,想来终归是件好事情。如果我们能知道有一种心理症状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当那种症状以文化的形式 体现出来则会形成”后创伤文化“,而那正是我们身在其中的文化——是否这种认知本身,也会给我们创造一些改变的机会呢?结论我总还是不知道的,想来想去还 是书归正传罢。

———————————-

至于心理创伤

临床上,心理创伤是个很普及的概念。经历或目睹暴力事件,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长辈或同龄人长期的无端虐待,甚至车祸手术等躯体创伤事件,都可 能导致心理创伤。个人层面的心理创伤以恐惧、无助、失控,和对个体存在彻底湮灭式的威胁为核心。严重的创伤事件会瞬间截断当事人的意识,将当事人的认知、 情绪甚至身体之流彻底碾碎;回想起来,一切记忆和感受都以片段的形式闪回,而事情的原貌被强大的情绪反应堵截,已难还原真相。

伤害本身绝非经历过便会罢休,受伤的身体需要疗愈,而更多的过程则在认知和情绪中继续。当事人要为创伤事件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解释,甚至需要将 它的影响整合在自己的人格之中,不走完这些步骤,创伤就没完没了地找回来。有些人以象征的手段转化创伤,有些人一次一次被迫重历创伤,也有一些人彻底否认 它。无论当事人采取怎样的态度,他们得出的对创伤事件的解释,永远受到他们所在文化的影响。

在群体层面上,各种伤害巨大的社会历史事件都可能造成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创伤。一次创伤性历史事件可以将整个民族和文化推到风口浪尖,它打碎 一个群体的价值、信任,甚至这个群体及其中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它令那个群体意识到,国家、民族、领导者、乃至我们自身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灭亡的。 随之而来的社会剧变则进一步加剧这种危险情绪,过去的社会共识被连根拔起,意外的死亡和冲击导致隔代间的文化传承被彻底打乱。而这一切带来的典型症状,就 是对群体失控的恐惧和对世风日下的担忧——简单来说,无止尽的惊恐,因为文化所塑造的价值和意义已无法再在人们与人类对于死亡的原初恐惧之间做调和。

死亡,突然显得那么近,每一个个体都突然无法再回避。文化创伤是一种象征式的死亡,是传承价值和意义的湮灭,乃至任何依附其上的存在都显得不再 真实。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而若其所已失,其心已亡,遍目四周,便似冥界。于是目之所及,皆是死亡,怎能不令人心惊肉跳?只是多数时候人们甚至意 识不到,正是对这种象征性的死亡的恐惧驱逐着他们像脱缰的野马一般疯跑,冲向一个又一个看似可以证明价值和存在的海市蜃楼。他们更意识不到,不论冲向何 方,他们的恐惧永远得不到缓解。因为他们所恐惧的扎根在他们之内,而非之外。

至于创伤文化

后创伤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它泛滥在每个人的 心中。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什么彻底错了,那是一种影响着每个人根本生存经验,却居然既无法纠正也无法令人接受的错误——那个错的根本,便是被称 为”创伤“的东西。但深刻的创伤是令人不敢去直视的东西,所以每一个人,带着那份无法命名的痛苦,便开始一个一个去编织属于个体的创伤,甚至去幻想一次又 一次创伤。只有很少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意识到,一直在刺伤他们的,并不是今天乃至明日他们所思所想的那种伤害,而是仍是那个阴魂不散的过去,那个历史中的 巨大冲击,还远没有走完它的历程。

并非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全然相同的创伤,对于一个群体,创伤性历史事件以象征而非史实存在,结晶成“文化创伤”。人们用这些象征性的创伤来解释这个权 力失衡的世界,在其中人们似乎无力再负责,他们的存在也逐渐失去意义。有些时候,文化创伤甚至能被假造出来,作为提升民族自豪感,甚至侵略他人的工具和借 口。更多时候,它们只是由历史结晶而来,被作为社会批评的源头、自身痛苦的发泄口、绝望中的救命稻草、或者打击他人的藉口。它们是如此易于上手,以致一再 被人利用,可是很少有人肯俯下身去,看看它们本身。

创伤经验的本质是暴力,不论在个人还是群体层面尽皆如此。它可以在意识形态上被操纵、加强、和利用,而对其的研究也总是被政治所左右。一个群体 对于创伤事件的重构影响着他们对自身所受威胁的估计,自然也影响着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对外界的反应。创伤之后,一个群体总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修补业已破碎 的现实。古代宗教通过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来训练人们的自控能力,借以减轻创伤带来的痛苦,而现代人在这方面则更有创造力,可谓百花齐放。就像以色列军 人在纳粹集中营旧址上的誓词“Never again”,每个经历过创伤的文化都在重复这一仪式。新的意义和价值将过去的恐惧包裹起来,并指导着群体身份演化的方向。

至于今日之常

文化不仅仅记录创伤性事件,还对它们进行解释 归类。一次火车事故可能会被称为”灾难“、”悲剧“,或者,仅仅是”事故“。媒体和大众的互动,决定了事件的意义和我们对它的投入程度。暴 力新闻总是能吊起大众的胃口。每个人似乎都对参与这场媒体和大众之间对于事件意义的谈判充满热情。这些新闻像”被驯化的暴力“,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却又不 给予其致命打击。简单来说,辛辣开胃。它们刺激着我们神经的味蕾,让其不致在和平的生活中丧失功能;它们又像一次又一次的系统测试:我们离想象中的“巨大 创伤”还有多远?我们的神经又能承受多少?也许多测几次,答案就会明了,也许多试几次,我们就能百毒不侵。

共同经历过的危险将幸存者强有力地联系起来,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过后就成了他们存在的证明。许多文化于是建立起了系统化地接近和重现创伤性经 验的仪式和方法。电影、戏剧、课本、纪念日、乃至主题旅行、专题讨论……这些事先计算好的、仪式化的创伤经验,被用来加强群体凝聚力,证明群体具有征服恐 惧和自身弱点的能力。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得经历它们中的一些,否则似乎就不能作为这个群体中的真正一员存在。

只是,单纯的重历永远不是创伤的出口。心理创伤的真正疗愈是一场神话之旅,必要回归到人类最根本的经验中去。文化创伤的消化以代为单位,经常需 要四至六代人的共同努力。半途而废是屡见不鲜的,中途被打断有时也再所难免,但这却是一个必会一次又一次开始和继续下去的过程,自然得就像孩子总会长成大 人,然后变老。而疗愈的终点,不论对个人还是群体而言,永远是由信念和超越所带来的,对于自身价值的重新认同,和对存在本身的再次肯定。

————————————

本人终归是没有什么深邃思想的,文中若有任何像样的想法,大约也都是从书中翻译而来的。文中所谈于中国当下的深厚涵义和应用,就只能指望各位读者各自品读其中乐趣了。书的第一章我是做了英文摘记的,谨供各位参考。文评类的书并不是我的爱好,各位若想深入了解,便自己找书来读吧。文末的歌是我一个牙买加出身的同学推荐给我的,写文的时候突然想到,总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和主题相应,所以推荐各位听来看看吧,歌名叫“I remember, I believe”,歌词见这里

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残心

Comments: No Comments

iPhone应用推荐:心理减压与放松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焦虑测试(Stress Check)

别看这款APP的名字奇俗无比,却是和生物反馈技术接轨的高新科技产品,软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测量你心率间隔的变化来显示你当时的压力情况。本理论有科学依据,基本可信,如果你测出来发现压力高,但自己没觉得……可以多测几次……如果每次都是这样,那你就该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身体情绪状态毫不关注,导致对意识层面压力麻木,实际上已经超负荷。本软件是付费软件,但是绝对物有所值。以同一理论设计出的有实时监测功能的生物反馈仪要$170一个,这个虽然不能实时监测,但才$1,怎么想也值了。本软件无中文版,不过也就是显示个图表数值,没有中文也没大碍。

压力跟踪(Stress Tracker)

首先说明,本APP是需要英文阅读能力的,所以英文不行的同学可以跳过。这款APP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压力管理”软件。你可以每天在软件中记录下自己的主观压力值(取1-10之间的一个整数,完全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手段),当天的压力源,还可以写压力日记。记录一段时间后,软件会给出你的压力情况统计。软件中还内置一系列对不同压力源和其身心影响的讲解,以及相应的对应策略,内容还算丰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使用。

压力医生(Stress Doctor)

本APP同样是基于生物反馈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自从人们发现用iPhone的闪光灯+摄像头可以测心率以后,这套玩意儿就全来了)。软件的主要原理是帮助你通过主动协调呼吸和自主神经系统,减缓你的心率,减少心跳间隔差异(一般来说差异越大越紧张),达到短时间内减低身体的焦虑和压力反应的效果,号称五分钟即可减压。软件是纯英文,但同样是图标显示,并不需要懂英文,只要按照软件提示呼吸即可。如果在一个呼吸周期内你的呼吸与自主神经系统同步,则会显示一个圆形小图标。简单来说,显示次数越多说明协调越成功,减压越有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下。

新兵训练营(Boot Camp)

要减压运动必不可少,长期压力的情况下,人体内会分泌各类应对压力的激素,而这些激素都需要运动来把它消耗掉,避免囤积产生的负面效果。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回家一天累得要死,一点也不想动,但其实运动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你感觉更有精神更快乐。这款APP是付费软件,但是绝对值得购买。它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和手上所有器材,为你设定每天的运动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基本上在家就可以完成,每天运动多长时间也完全由你决定。软件只有英文,但设定部分用小学英语就可以对付,在做运动的时候有全程视频,英文不懂照视频做就可以了。这样也免除了每月健身卡的钱,反正买了卡你也不会去对不对?

宁静之音(Serenity: the relaxation app)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款放松类的音乐软件。软件内置大约30种自然和电子合成音乐,配合治愈的画面,从大自然到外太空,从水滴到可爱的小动物……总之就是人世间各种美好事物,边看边听,帮你放松身心,达到减压的效果。界面设计也很唯美,可以说是同类APP中的佼佼者。另外该APP也设置了睡眠计时功能,可以设定音乐停止时间,听着音乐入睡。APP中还内置一个彩蛋,颇有禅意,不难发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看。

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神秘书会

Comments: No Comments

[书评] 给年轻心理师的27封信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给年轻心理师的27封信》,读来像是这是一个年长咨询师给她熟识的年轻咨询师的私人信件——而事实也许也正是如此。虽然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是五星推荐书,也被翻译成了中文,但从豆瓣上对它那零星而又参差不齐的评价上就可以看出,国内的心理咨询爱好者和从业者们显然对它并不那么热衷。相比Yalom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Kottler的《心理治疗师之路》,这本总评以三星为主的小书实在算不得什么。而恰巧是这本书,成了我们职业指导课(Professional Orientation)的教材。

文章经常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开始。“今天的气温是90度,湿度90%”,“我对母亲的手记忆犹新”,又或“你有没有听过某首乡村歌曲?”。作者让人摸不着头脑地谈起对女儿越洋飞行的担心,她对自己孙女眼睛的喜爱,甚至她翻看相册时的心情,于是你就开始怀疑这真的和做咨询师有什么关系吗?她又提到咨询师面对诊断时的困境,对一些同行离职或者不肯离职的沮丧,以及来访者令人迷惑的梦境,像是小小的抱怨,但又无从解决。她还谈及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她曾为来访者提出的建议,她在咨询室中所看到的家庭互动,如果她能展开些讲多好?结果却写得那么不成体系……这是一本让人无从着手的书。它似乎企图告诉你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清,点点滴滴,却又零零散散。但是正是这样一本书,为我们掀开了一个咨询师真实生活的一角。

咨询师不仅仅是坐在椅子上听你说话的那个倾听着,热心助人事业的帮助者,更不仅是满脑子治疗技术的专业人士。每一个咨询师都是活生生的人,过着活生生的生活。那些光辉闪耀的职业形象、专业严谨的学术专著所描述的,确实是咨询师生活的一部分,但却远远不是全部。某个咨询师也许喜欢吃红烧肉,或者特别讨厌早上公车里的拥挤,他也许正为儿子的学业担心,而这个月的奖金还没有发下来房贷还款期就要到了……这时候他的来访者突然开始跟他哭诉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可是他在婚姻治疗方面并不擅长;或者他突然接到电话说来访者打算把这三个星期的面谈都取消去度假,可是前两天他还在想这个来访者的治疗到了关键阶段;也许下午那个平常谈得很顺的来访者这次居然无话可说,他于是开始考虑到底是来访者的问题,还是自己最近因为房贷的事情绪过于低落影响了来访者……谁知道?可是你的来访者以为你知道,并且正满心期待你的反应。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生活,让人偶尔欢喜,偶尔无奈,而多数时候却只是似乎一直在继续往前走的生活。当读完全书的时候,我开始理解它为什么是咨询师职业指导的课本。抛开所有那些在课本上、学校里、培训中学到的技术和术语,它告诉你,当你的决定做一个咨询师的时候,你真正要踏入的,将是这样的生活。

PS:清流读的是英文版,所以举出的原句和实际中文版中的原句会有出入。

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千夜谈

Comments: No Comments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CCMD-3(CCMD-3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英译版)

PS for my Chinese readers:这学期做了一个独立研究,方向是人格障碍诊断的文化差异。因为CCMD-3没有全英文版,为了研究方便把CCMD-3中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参考ICD-10和DSM-IV-TR全都翻成英文了。考虑可能有其他英语言国家的研究者会需要,所以发在这里。研究类似方向的朋友欢迎参考交流,普通读者尽请略过此篇。

——————————————————————-

I did a study in multicultur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PD). Part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hree main 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manuals in the world (DSM-IV-TR, ICD-10, and CCMD-3) for their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PD diagnostic criteria . Since there is no full English version of CCMD-3, I translated the PD part in CCMD-3 into English for my own study according to DSM-IV-TR and ICD-10. I think perhaps someone else may need this too, so I post it here.

This is just a rough translation. I tried to make it precise and accurate, but it’s pretty difficult. So only for your referenc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through nocturn_s7 at hotmail.com for any question or discussion.

Capella Zhuang

—————————————————————

I marked some of the items when I studied them to help me remember the origin of each of them. (Just mention here so you know the marks are not from CCMD-3. I added them.)

Detailed Marks:

  • “(ICD)” : This item is similar to or straightly from an ICD-10 item.
  • “(ICD/2)” : Part of this item is similar to or straightly from one or several ICD-10 items. (In this case, the underlined words are the CCMD-3 original part.)
  • “(DSM)”: This item is similar to or straightly from a DSM-IV-TR item. (Actually, there is only one item like this.)
  • The items with no mark are CCMD-3 originals.

—————————————————————-

编码:60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诊断标准: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Includes distinct deviate personalities which lead to forming of persistent deviate behavior patterns that are the expression of the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 lifestyle and mode of relating to others. The pattern deviates markedly from certain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ommon cognitive style (especially in relating to others), distinctly impacted one’s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function, has led to maladaption i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as caused the patient’s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stress. The maladaptive behavior pattern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ough the patient has no mental retardation. Only a few of patients will improve in their adulthood. The disorder usually manifests since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and continue throughout adulthood. Deviate personality caused by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 (such as brain disease, brain damage, chronic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so on) or due to psychotic disorder should be referred as personality change rather than personality disorder.

【症状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The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 and enduring patterns of inner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as a whole deviate markedly from the culturally expected and accepted range (or “norm”). Such deviation must be manifested in more than on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cognition (i.e., ways of perceiving and interpreting things, people, and events; forming attitudes and images of self and others);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affectivity (range, intens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response);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control over impul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needs;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manner of relating to others.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The pattern of deviate behavior has caused distress and social maladaption to the patient or others (i.e. the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The disturbance begins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and lasts for at least 2 years. The patient is at least 18 years old.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The disturbance is not due to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 or psychotic disorder.

60.1偏执性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0]

诊断标准: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characterized by distrust and suspiciousness,  beginning by early adulthood, more common in males.

【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distrust and suspiciousness,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ICD)

excessive sensitivity to setbacks and rebuffs.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ICD)

unforgiving of insults and injures, persistently bears grudges.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ICD)

suspiciousness and a pervasive tendency to distort experience by misconstruing the neutral or friendly actions of others as hostile or contemptuous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distinctly exceeding aggression and obsessive pursue of personal power.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ICD/2)

pathological envy, excessive suspicions regarding fidelity of spouse or partner, but doesn’t account for paranoid.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excessive self-importance and self-center, preoccupied with doubts about being oppressed  or suppressed, persistently appeals to higher court or authorities.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ICD/2)

perceives external environments and events as “conspiracy” or other unrealistic dominant ideas, hence excessively hostile and hypervigilant.

编码:60.2      分裂样人格障碍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1]

诊断标准: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

characterized by eccentric perceptions, behaviors and dresses, emotional coldness, and distinct interpersonal deficits. slightly more common in males.

【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关系缺陷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eccentric perceptions, behaviors and dresses, emotional coldness and  interpersonal deficits,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与家庭和社会疏远,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ICD/2)

distinctly introvert (isolated, passive, withdrawal), detached from family and society; except for necessary living and working contact, rarely initiates social interaction; lack of close friends, preoccupation with fantasy and introspection.

②表情呆板,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及愤怒等;

flat facial expression, emotional coldness, or even unreasonable in dealing with people; unable to express caring, considerate, anger and so on.

③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ICD)

Indifference to either praise  or criticism.

④缺乏愉快感;(ICD/2)

lack of sense of pleasure.

⑤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ICD/2)

lack of intimate and trustfu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⑥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

difficulty in conforming to social norms, which leads to peculiar behaviors.

⑦对与他人之间的性活动不感兴趣(考虑年龄)。(ICD)

lack of desire for sexual experiences with another person (given age).

编码:60.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2]

诊断标准: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characterized by failure to conform to social norms, regularly violating laws and rules, and callous unconcern for others; more common in males. The patient usually has conduct issues before age 18, and the habit is carried into adulthood (after age 18). The main pattern is failure to conform to social norms, or even violating laws and rules.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ICD/2)

gross and persistent attitude of irresponsibility and disregard for social norms, rules, and obligations. (i.e. unable to maintain long-term job or school, regular truant from job or school, changing job without planning ahead; violating social norms, and the conduct has constituted the cause of arrest.)

②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planless or impulsive behaviors (i.e. trip without planning ahead)

③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DSM)

deceitfulness, repeated lying, use of aliases, cunning others for personal profit or pleasure.

④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子女或父母;

irresponsible to others (i.e. refuse to honor financial obligations, repay debts, or provide for children or parents.)

⑤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ICD)

Incapacity to maintain enduring relationships (i.e. unable to maintain marriage for more than 1 year.)

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ICD)

markedly prone to blame  others or to offer plausible rationalizations  for the behavior bringing the subject into social conflict.

⑦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ICD)

very low tolerance to frustration and a low threshold for discharge of aggression, including violence.

⑧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ICD/2)

highly irritable, has violent behaviors (i.e. repeated physical fights including beating spouse or children without reason.)

⑨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ICD)

incapacity to experience guilt  and to profit from experience, particularly punishment.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evidences of conduct disorder before age 18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repeatedly violates family or school rules.

②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repeated lying (not to avoid physical punishment).

③习惯性吸烟,喝酒;

habitual smoking or drinking.

④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has been physically cruel to animal or weak peers.

⑤反复偷窃;

repeated stealing.

⑥经常逃学;

is often truant from school.

⑦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has stayed out at night without explaining to family members at least twice.

⑧过早发生性活动;

premature sexual activity.

⑨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has repeatedly engaged in destroying public property.

⑩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has repeatedly provoked or engaged in physical fights.

(11)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

has been expelled or suspended from school due to conduct against rules.

(12)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has been detained or disciplined by public security.

编码:60.4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30]

诊断标准: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explosion with distinct impulsive behavior, more common in males.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explosion with distinct impulsive behavior,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ICD)

marked tendency to quarrelsome behavior and to conflicts with others, especially when impulsive acts are thwarted or criticized.

②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ICD)

liability to outbursts of anger  or violence, with inability to control the resulting behavioral explosions.

③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

distinctly impaired ability to plan and foresee.

④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ICD)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any course of action that offers no immediate reward

⑤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ICD)

unstable and capricious mood.

⑥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ICD)

disturbances in and uncertainty about self-image, aims, and internal preferences (including sexual)

⑦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ICD)

liability to become involved in intense and unstable relationships, often leading to emotional crisis.

⑧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ICD/2)

recurrent threats or acts of self-harm or suicide.

编码:60.5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Histrionic (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4]

诊断标准: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emotionality and attention-seeking behavior.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emotionality and attention-seeking behavior,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ICD)

self-dramatization, theatricality, exaggerate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②肤浅和易变的情感;(ICD)

shallow and labile affectivity.

③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self-centered, self-indulging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others.

④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ICD)

continual seeking for excitement and activities in which the patient i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⑤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persistent longing for praise, emotionally vulnerable.

⑥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ICD/2)

over-concern with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to satisfy one’s own needs.

⑦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ICD)

suggestibility,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s.

编码:60.6      强迫性人格障碍 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5]

诊断标准: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need of carefulness, orderliness, and perfectionism, and strong internal sense of insecurity; more common in males (2 times of females), 70% of OCD patients have 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demand of carefulness, orderliness, and perfectionism, and strong internal sense of insecurity,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

indecisiveness, suspiciousness and exceeding carefulness caused by internal sense of insecurity.

②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need of repetitively planning ahead for every activity.

③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ICD/2)

repetitively checks everything, preoccupied with details up to the point of ignor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④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

distress caused by recurrent intrusive thoughts and impulses, but hasn’t reach the criteria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⑤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ICD)

excessive conscientiousness, scrupulousness, and undue preoccupation with productivity to the exclusion of pleas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⑥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ICD)

rigidity and stubbornness, insistence by the individual that others submit exactly to his or her way of doing things.

⑦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distinctly conservative, lack of ability to express interpersonal warmth.

编码:60.7      焦虑性人格障碍 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6]

诊断标准: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feeling of tension, anxiety and fear, sense of insecurity, and feelings of inadequacy; need of being liked and accepted, hypersensitive to rejection and criticism; marked tendency in avoiding certain activities due to habitually exaggeration of potential dangers in one’s daily environment.

【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and general feeling of tension and feeling of anxiety,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

persistent self-sensitivity, sense of insecurity and feelings of inadequacy.

②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ICD/2)

hypersensitive to criticism and rejection.

③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

persistently pursues being accepted and welcomed.

④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ICD/2)

unwillingness to become involved with people unless certain of being accepted and not being criticized.

⑤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

habitually exaggerates potential dangers in life to the point of avoiding certain activities, but not due to phobia.

⑥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ICD/2)

restrictions in lifestyle because of need to have security and stableness.

编码:60.8      依赖性人格障碍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F60.7]

【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2)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ly dependent, and present as indicated by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①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ICD/2)

require or allow other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atient’s important aspect of life.

②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地服从他人的意志;(ICD)

subordination of one’s own needs to those of others on whom one is dependent, and undue compliance with their wishes.

③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ICD)

unwillingness to make even reasonable demands on the people one depends on.

④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

feeling helpless, inadequate, or lack of energy.

⑤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不断要求别人对此提出保证,独处时感到很难受;(ICD/2)

preoccupation with fears of being abandoned, persistently asking for guarantee, feeling uncomfortable being alone.

⑥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

feeling helpless and destroyed when ending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⑦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应对逆境。

push one’s responsibility to others in facing difficulty.

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千夜谈

Comments: No Comments

当下施受法(Tonglen on the Spot)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每天面对别人的痛苦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越是常人避开的难缠问题,就越是要迎头上去,做临床病房的护工、护士更是要整天看着人生的种种痛苦。即使是 对普通人来说,每天的生活中也少不了困难和不快。毕竟,苦乃人生常态,否则苦谛也不会是佛家四谛的第一谛了。

虽然很多流派都有不同的修法来帮助人们应对痛苦,不过我个人感觉真正事发时能够上手就用的练习并不多。当下施受法就是我发现在现场比较好用的一个练习,这个练习我是在 Naropa的冥想课上学到的,专门用于应对生活中的随机、突发事件。修藏传佛教的朋友可能没人不知道施受法,但我觉得佩玛丘卓仁波切讲解的当下施受法更贴近常人的实际生活,而且里面也没含任何特定宗教的内容,不管你信仰为何都不影响做这个练习以及练习效果(我本人就不信佛教,用得也挺顺的)。我把她的讲解翻译在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From “Tonglen in Daily Life” in《Tonglen,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by Pema Chödrön

Translated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当下施受法可以说是施受法的精髓。我自己发现这个方法对我特别有帮助,所以我也愿意将它推荐给我的所有学生。即使决定不做正式的施受法修行,你仍然可以在任何时候做这个练习。而且一旦熟悉了这个练习,你会发现正式的施受法修行也变得对你更容易理解、有意义了。

你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情况下做这个练习。如果生活中的某个情景激起了你的慈悲心或者让你自己觉得痛苦,你都可以随时停下来,开始在呼吸中吸入你所见所感的痛苦,然后呼出放松和解脱。这是一个很简单直接的过程。不像其他正式的修法,你不用视觉化什么东西或者遵循特定的步骤。这是一个简单自然的交换过程:你见到痛苦,在吸气时候你将它吸进去,然后转化成放松和解脱呼出来。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超市里,看到一位母亲打了她的小女儿。你看到这个情景很痛苦,但是此时你也不好做什么或者说什么。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逃避自己的恐惧,试图把这一切忘记。但是这个练习要求你不扭头离开,事实上,你马上就可以开始为这个哭泣的小女孩和她失控生气的母亲做施受法。你可以呼出放松、开放、别的什么具体的事物,比如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友好的词,或者任何当时你觉得你想送出的事物。这个过程并不抽象,而是非常自动自发的。当你能够以这种方式去面对痛苦的场景不逃避的时候,你的心灵将会被打开,成为你慈悲的源泉。

你也可以在情绪强烈,却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做这个练习。比如,假设你正在和你的伴侣或者老板吵架,他们对着你吼,而你却不知该如何反应。这时你可以开始吸入此时的痛苦感觉,同时呼出宽广和放松——为你自己,为那个对着你吼的人,也为所有正在面对类似情景的人。当然,在某个时候你还是必须要对对方做出反应的,但通过这个练习,宽广和温暖将被带入这个情景,而你也能够更有技巧地应对它了。

在你感觉受阻和挫败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这个练习来发展慈悲心。比如当一个看来无家可归的酒鬼向你要钱的时候,虽然你很想对他慈悲一点,但却很难控制住自己厌恶的心情,而不得不转身走开。此时,你就可以为自己和所有希望敞开心扉却做不到的人做当下施受法,呼出放松和放下。受阻的感受从来就不是修施受法的障碍,它是这个修法的一部分。你可以把任何让你觉得受阻的事物当作你心中的觉醒之种和你与其他人共同的联系来做练习。

—————————————————————————

下面是我的冥想老师Dale Asrael在我上次回国时候给我写的当下施受法的说明。她讲的版本稍微复杂一点点,但其实佩玛写的方法就足够用了。我老师给我写的时候只是又提到两点,一 是感受不到慈悲心的时候可以先回想过去令自己感到慈悲的记忆或场景,二是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如果做的时候感觉越来越费力,可以全部放弃掉再从头开始做。

生活中有许多痛苦,而对于其中的很多我们也许都无力改变,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们抱持善心,关爱自身,关爱他人。

BY: 清流

Blog / Portfolio / 千夜谈

Comments: No Comments

FACES conference:内观与咨询的艺术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这两天去了Faces Conference做志愿者。说是志愿者,其实不过是帮着找找名牌、指指路、传传话筒、拎拎包的工作,除了长期不运动导致我抬椅子抬得胳膊疼以外,还是相当轻松的。其实这还是一个同学帮我联系的,他在这个会上做AV Director(想歪了吧?AV其实是audio & video的意思……),于是就帮我联系了志愿者,我还跟他蹭了宾馆住,跟他学了很多媒体的东西,真是非常感谢。

Faces Conference致力于将内观(mindfulness)、冥想和佛法(Dharma)带入的心理咨询领域,今年的主题是“内观与咨询的艺术”。会议一年开四次,分别在美国的不同城市,邀请在内观的科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的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介绍他们的经验成果。去年七月我也去了这个会,当时会是在我所在的Boulder召开的。那次会上我见到了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请他给我的台版《踏上心灵的幽径》签了名,还采访了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不过当时不知道在国内是要合影才算“见过”的,只好以后有机会再去跟他们合影吧。

这次会议的主讲人是Sylvia Boorstein、John Briere和Roshi Joan Halifax,还有几位本地相关行业人士参加演讲。另外两位主讲人我之后会发文再提,所以这次只聊一下Roshi。Roshi过去是人类学家,她在1970年参与的LSD研究中遇到了超个人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葛罗夫(Stanislav Grof),并和他结婚,因此踏入了超个人领域。虽然他们的婚姻没能走到最后,Roshi还是留在了灵性领域,继续她的佛教修行。现在她已从事了30年的临终关怀工作,是一个禅修中心的创始人,并著有多本与内观、灵性和临终关怀有关的书。

Roshi的讲演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通常的讲演人或者是激情但容易轻浮,或者是稳重但容易沉闷,Roshi似乎刚好在这两者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她讲话很有力,但又很平和,让人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也许事实也正是这样。演讲中,Roshi谈到很多普通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临终关怀中的特别挑战。现在很多人对做咨询师感兴趣,也许应该参考一下这个行业从业中的一些基本挑战:

– 精疲力尽:工作压力大要求多,累积造成的结果。
– 次级创伤:长期面对痛苦的病人导致自己也开始功能障碍。
– 道德压力:治疗师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因为各种财务社会原因无法去做正确的事。
– 同侪敌意:同侪之间互相排挤倾轧。
– 机构暴力:精神卫生系统内对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歧视。

至于临终关怀,美国的文化否认死亡的存在,所以临终关怀从业者其实压力很大,既要面对来访者家人对死亡的否认,又要面对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美国的葬礼跟送战友一样,一帮人念个悼词聚聚就完了。我们羡慕人家简洁,人家羡慕我们郑重。我听过不止一个美国咨询师说,美国人怕死怕到不敢提,所以葬礼才草草了事,结果就是遗孀遗孤的悲伤无处发泄,憋成内伤。经过了很多人努力,美国的临终关怀才有所提高。我认识好几个专门做临终关怀的老师,感觉临终关怀在美国人中间逐渐热门起来了,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还有很远的距离吧。

Roshi是个大忙人,同时有自己的禅修中心,还参加着多项研究,所以虽然在会后的聚会见到,也没能聊上什么。她演讲时候放了一个BBC人类星球的trailer,我觉得挺好看,就贴在这儿给大家看看好了。

今年10月,Faces Conference还会再邀请Jack Kornfield,同时还有辨证行为治疗(DBT)的创始人玛莎·林丽韩(Marsha Linehan)和接受与实现疗法(ACT)的传承者Kelly G. Wilson。因为两场会时间很近,又在两个不同城市,我最多恐怕也只能去其中一个,感觉真是很可惜。听会的时候,偶尔我商学院的热血还是会激动一下。我觉得这个会议的主题很好,完全可以做得更国际化,形式更多样,为更多人提供沟通、学习、宣传、销售的机会,不过当然,这一切都要看会议公司CEO自己打算怎么做了,我不过是自己在这儿瞎激动而已。

BY: 清流

Blog / 星盘上的人生 / 阴影手记

Comments: No Comments

不该来到世上的孩子:日月四分位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我怀你的时候,曾经想把你打掉。』

这世上如果有一种杀戮不会被称之为犯罪,那必定是堕胎。小得还不到指甲盖大小的孩子随着血污流出去,一个生命就在还没降生之前夭折了。不要说明天的太阳,他从来就没见过太阳。

日月四分位,是指在本命盘中太阳和月亮成90度刑克的位置情况,也叫日月相刑。带有这样相位的人个性中经常充满矛盾,不是表里不一,就是行思不一,要么和别人起争执,要么就自己跟自己打得不可开交……这一切皆是因为,他们几乎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的苦难。如果回头去问自己的父母,命盘中有日月四分位的人大概会有至少一半的几率听说父母曾经想要将自己打掉;即使当初父母并未真的走到这一步,也另有不少日月四分位的人从小就认定,自己是不该来的孩子。“我当初根本就没想把你生下来!”,对于父母来说也许只是气话,但一个孩子却是可以将它刻骨铭心记一辈子的。

险些夭折的因由是多种多样的。年轻夫妻关系不合闹离婚、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却意外怀孕、母亲身体条件不允许生产……父母的世界中有太多现实因素要去应对,小小的生命以及他的感受和它们相比反而显得无足轻重。对于生长于“子女等同于父母财产一部分”的华人文化的一些父母,这样的决定尤其简单。即使打掉也可以下次再怀,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即使骂了小孩子也不会记得,又有什么可忌讳的呢?可是人的记忆便是如此,能不能回想起来和是否经历过是两回事,而只要经历过的就必然在人生中留下烙印。

当然,也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想到堕胎上去的。比如虔诚的天主教徒就绝对不会堕胎,于是日月四分位就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夫妻战争”。你的父母在怀你的时候吵过多少次架?是不是在你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已经对你的抚养和成长问题争得不亦乐乎?又或者他们正在争执一些其他事情,根本没心思理你?配合上星盘中的其他因素,极致的日月四分位可以发展到幼年家庭暴力的地步。结果其实是一样的。任何毫不费力的推推搡搡对于刚成人形的孩子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于是年龄尚幼、甚至还没出生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挖空心思,以让自己在明枪暗箭的家暴中幸免遇难。

当你见到一个日月四分位的人的时候,不要责怪他别扭的性格,跟从腥风血雨中爬出来的他们相比,你已经幸运了太多。而每一个命中有日月四分位的孩子,在你为自己别扭的性格而心忧,坎坷的境遇而慨叹之前,也先举杯庆祝吧!即使对幼年的事情已没有任何记忆,你也要为自己感到骄傲。你是一位胜利者,在人生的第一个关口上,你选择了生命,而生命也选择你。于是此时,你才可以看着阴霾的天空愤愤地说:“今天怎么还不出太阳!”

注:图片为日本的“水子”像群。水子传统上是指未出生或刚出生后不久就死亡的孩子,后来意思逐渐引申为被堕胎的孩子。

BY: 清流

Blog / 千夜谈 / 咨询师也是社会人 / 在美国读心理咨询

Comments: No Comments

人人都有一副有色眼镜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美国的心理咨询师教育里有这么一门看起来跟心理咨询关系不大,但名头极大的课,叫做“社会与文化基础”。这门课还是一门基础课,通常第一年就会读到,而且是考执照必备,非读不可。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于各种历史地域原因,不同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信仰政见、及所面临的社会境遇都有很大差别。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想敏感地察觉到这些差异和它们可能造成的潜在问题,客观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就先要对自己在各方面的主观取向和可能存在的偏见有清晰的认识。

记得有一节课,老师把教室一圈都贴满了半人高的大白纸,每张白纸顶上写上一类人的名称,比如中产阶级、拉美人、离婚者、同性恋、伊斯兰教徒……然后让同学们排成一队,顺序在每张纸上写下自己看到这类人的时候闪现出的第一个形容词。一圈走下来,每张纸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社会对这类人的刻板印象也跃然纸上。比如在中产阶级那里,至少有三个同学写了“无聊”;亚洲人那里写的大半与“聪明”和“做生意”有关系;离婚者则写得都是像“痛苦”这样看了就让人郁闷的词。然后老师和大家坐下来,一起开始澄清各自对每一类人的偏见。

班上刚好有一个离婚的单亲妈妈,而且还是刚刚出柜的女同志。老师就把“离婚者”和“同性恋”的纸拿下来,问她:“你是不是感觉生活中很痛苦?”
那个同学说:“我觉得生活很有挑战性,但是我女儿特别可爱,每次想到她我心情就特别好。”
然后老师又把“亚裔”的纸拿下来,问同学:“上面为什么写的都是做生意?”
“我见过的每个亚洲人都至少开两间生意。”有一个同学说。
老师就问我:“你家有几间生意?”
“一间都没有……”我很无奈地回答。
老师就这样一张一张纸讨论过去,最后拿起了那张全班普遍认定生活极其无聊的“中产阶级”的白纸。
“你们有多少人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老师问。
几乎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举了手。
“你们觉得自己家都活得很无聊么?”老师又问。
“没有……”几乎所有同学都摇头。
“你们这么多中产一个觉得无聊的都没有,是怎么把‘无聊’给写上去的?”老师奇怪地问。
“……”全班同学都无语了。怎么写上去的叻?

人总是如此,看自己的时候便觉得无比独特,而看别人的时候就喜欢用标签简化。好像其他人与自己不是同样的人类,而是一个个贴满磁贴的冰箱,冰箱里面不重要,上面的磁贴好不好看才是关键。仿佛从磁贴上,我们就能推测冰箱里装的是蔬菜、水果、海鲜、还是空空如也。

一个人究竟什么样、又过着怎样的生活,毕竟不是仅靠看得见摸得着的名头、硬指标就能衡量的。当我们给别人贴上“农民工”、“外地人”、“小保姆”、“坐台女”……的标签时,我们就永远失去了了解他们的机会;而当我们给自己全副武装上“高学历”、“金领”、“成功人士”、“专家”……的头衔时,我们也成为了不敢被人了解的人。快节奏的社会将我们推入了这样一种困境:没有多少人还能停下脚步认真了解面前的那个人,也没有多少人仍敢于让别人了解真实的自我了。

BY: 清流

Blog / 神秘书会

Comments: No Comments

中国人的成长与心理:Beyond the Chinese Face

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于中国人心理的学术研究多集中在80年代。这是清流在附近图书馆能找到的最近的一本关于中国人心理的学术论著,出版时间为1991年。该作者还编著过一本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讲得更详细,作者群主要是香港和台湾的大学教授。那本书出版时间是1986年,2008年有再版。无论如何,这方面研究文献居然如此少还是令人有点惊讶,看来很多跨文化交流说到底还是瞎子摸象。

清流觉得作者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从外人的眼中其实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看不到的盲点。比如从前跟白人同学讨论的时候,他们总是因为自己的文化没什么特别之处而感到沮丧,我告诉他们白人文化是所有主要文化中唯一崇尚个人主义的,他们对这个答案貌似相当满意。所以我想可能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盲点吧,中国人研究中国人,永远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本书研究对象确切地说是“华裔”,其中的“中国人”包括我们所谓的大陆、香港、台湾人民以及海外侨胞和外籍华人,事实上作者的很多研究样本都是美籍华人。作者认为这些人之间是有共性的。

总括—中国人的主要背景:

1. 中国人相信等级制度是自然、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且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混乱和无政府主义比严酷的政府更糟。

2. 中国人不平等的基础是成就(尤其是学业成就)、财富和道德。在政治问题上道德形象尤其重要。

3. 中国人认为法律是严酷、人造的而且不适应社会变化的。听从智者的判断是管理个人、社会和政治关系更好的办法。

4. 中国人相信人在关系中才存在。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习得互相依赖的习惯和保护人际和谐的必要社会技能。家庭是主要的支持来源,而每个人对家庭也都有承诺和责任。

5. 由于象形文字的使用和对学业成就的重视,中国人重视整体认知、细节、记忆力和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  中国的家庭观念重,很强的家庭关系从出生甚至延续到死亡之后,子女有责任赡养父母,家庭问题都非常敏感。很多中国人从小就学会了不生气和忍耐以维持家庭关系,由于社会支持缺失,中国人基本上都感觉脱离了家庭支持很难生活。

@  不同民族在性情上的差异有一定基因原因。有研究显示,中国婴儿比其他婴儿更安静、更好哄。

@  中国婴儿很少挨饿,从精神分析角度考虑,就是口唇期满足过度,会造成贪吃和依赖性强的人格。确实中国人也特别重视吃,重视互相依赖。

@  传统上中国婴儿经常是家庭中心,被家人围绕,婴儿因此从小开始接触很紧密的人际关系。现代由于中国人开始把婴儿交给保姆和育幼院,这部分中国婴儿并没有接受到传统的中国家庭照顾。

@  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认为过于专权的父母或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不好,但看来双方对于多专权叫“专权”,多溺爱叫“溺爱”显然有不同的定义。

@  婴儿小时候穿的衣服就很限制其肢体活动,而且婴儿能够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小,如果婴儿活动范围过界,家长一般不用说的,而是直接把婴儿抱回来。

@  从上幼儿园开始,中国儿童开始接触残酷的社会竞争,家长一般协助学校让孩子变得更守纪律更“听话”,以便孩子能够尽早集中精神学习知识。幼儿园基本等于学前班。

@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儿童一致、严格的幼儿园生活令人诧异,而且在世界各地居然都一个样。

@  对于孩子的温暖关怀和纪律控制是两个儿童时主要的考量变量。

@  中国孩子的小学生涯主要有三个主题:对攻击性的控制,对性的压抑和对成就动机的培养。

@  对攻击性的控制主要由于孩子不良行为可能对家庭形象和和睦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人的行为要符合中国社会对于不同的性别、年龄、称谓的人的传统行为模式规定,而且欺负别人的孩子最后也落不到什么好。总的来说中国孩子的攻击性比其他孩子攻击性低,而整个中国社会对攻击性行为的容忍度也非常低(包括言语攻击,带有攻击性的运动项目,实际的攻击行为等等)。

@  家长管教小孩的方式没有特别的普遍一致性,不过每个家长都有自己一套方法管教小孩。

@  性搞不好会在家庭里闹很严重的矛盾,所以中国人对性相关的事情都比较压抑。中国性方面的研究少得可怜,因为所受教育,中国人一般不愿意研究性,而外国人则不太愿意问中国人性有关的问题,免得冒犯他们。

@  相比性方面的研究,成就动机方面的研究则多得离谱,在中国追求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也算合理。

@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的成就一般被认为是整个一组人的成功(比如家庭、乡邻)而非个人成功;一般成功与否都是由他人而非当事人定义;潜意识研究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显示,中国人潜意识里一般都是个人主义的,但意识里一般都是集体主义的;男孩的成就动机一般来自家人对其的呵护,而女孩的成就动机一般由于家人对她不好。

@  中国孩子的成功与否基本根据其学习成绩决定,其他都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主要且唯一的社会流动手段是科举考试,考试成绩可以促成令人惊异的社会流动。

@  中国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很多来自家长,孩子拼命学成绩好,在世界各地都一样。

@  讽刺的是,研究显示家庭越不专权的中国孩子长大以后成就越高。

@  中国人一般都潜意识对饥荒和政治因素感到恐惧又无奈,而财富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缓冲物。

@  孩子从小就被培养要勤奋,中国人相信巨富或许不可得,但中等程度的财富是可由勤奋获得的。

@  中国人是通过与人的关系来定义自己的,这是通过早年和人父母亲人的紧密关系习得的。

@  圆桌,睡在一起,和家人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玩乐,家长看着写作业,在外孩子不断接到的母亲的电话……中国人家庭中的相互依靠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关系让他们觉得在家庭里是多么好,离开家庭是多么不好。

@  很多中国的教育模式和孩子的行为模式在西方都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但在中国却被认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表现,对于同一现象的态度不同导向不同结论,如果真是社会适应良好的话,那西方发展心理学恐怕要好好改写一下才行。

@  相比女性在抚养子女中承担的更多责任,父子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却是被更常强调的,因为它影响传宗接代。和父亲关系不好更容易导致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中国人的智力与思维

@  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跨文化智力测验是中国人领导做的,由于不同文化对智力的定义和开发方式不同(比如在中国学习中,记忆背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西方人一般不重视),西方开发的智力测试不可能普适与所有民族和文化,成绩的有效性有限。

@  研究没有显示总体上中国人的认知能力比其他民族的人高(当然也没有比他们低)。

@  中国人更倾向于整体认知,更倾向于根据事物之间关系进行分类;美国人更倾向于把事情分解认知,倾向于根据事物本身特征进行分类。

@  中国人思考更依赖感官和具体实际的事物,这会降低创造力。这种习惯思维造成中国人在创造力测试中普遍得分比较低。而且创造力虽好,却容易打乱原来的固有秩序,中国人显然不欢迎。所以中国人的学习模式都是“添砖加瓦”而不是“自主创新”。

@  中国孩子不被鼓励提供没有往例的解决方法,所以中国人经常都没什么发现精神,不太会研究新情况和做实验。由于社会不鼓励,中国孩子一般比西方孩子更晚学会形式运算思维(皮亚杰的发展阶段最后一段)。

@  考试没什么口头成分,学生上课也不表达,整体上中国人独立思维和辩论的能力比较差。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  中国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不像美国人用那么多好词或者说正面的词。

@  他们在考虑自己的形象的时候更倾向于考虑自己与其他人群组的关系,更多地提到其家庭角色。

@  中国人在描述自己和别人的时候常用的标准都差不多,主要是:合群还是自我中心,是否有竞争力,外向还是内向,是不是自律,乐观还是悲观。这五个标准中,中间三个标准美国人在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时候都不太提到。

@  在说到社会事件的原因的时候,中国人更倾向于归因于外部原因。这没什么新奇,因为根据目前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国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公开与权威对峙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  社会行为的两个重要考量变量是控制(control)和结合(association)。

@  中国人普遍在独裁/专制方面得分较高,因为中国社会等级结构明确,权威不可侵犯。

@  农业为主的社会普遍相信资源和产品的供给是一定的,因此每个人都在和其他人竞争。中国人与血亲和地缘组织关系非常紧密,和外人则没什么关系。如果所在圈子有人成功,他们自己也觉得成功,相反则他们自己也觉得丢脸。

@  中国人信任自己小圈子里的人,对外人则基本不信任,所以对内对外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一般不认为人生来平等,关系是最重要的。

@  中国人的价值观正在由传统的向更西方的改变,不过对于成功和成就的追求永远不变。

@  各种华人文化价值观差别其实非常大,如在集体主义上,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位置分别是10,7,4,1。

@  有些外国人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忠于“中国文化”。

@  由于价值观经常是变化的,不能单独用价值观解释任何跨文化问题。

@  各个文化的情绪反应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中国人在表达情绪上有更多规矩。

@  中国父母普遍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不努力,很少认为是天赋不够。

@  中国人对自己的成功更少夸耀,也更少反对别人对他失败的谴责,这固然有中国对谦虚的重视在里面,但连匿名问卷也是这种结果,说明中国人普遍认为个人因素在成功中占有更小比例。

@  和其他国家人一样,中国人也潜意识里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更有能力。

@  中国人对西方人不分国别一概有正面印象。

@  虽然男女平等讲了很多年,由于中国传统的男女刻板印象,中国女性仍被养育孩子等家事缠住,政治上基本上没有女性参与,女性工资少,一经济危机首先被开掉的就是女性员工。

@  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一样,如果觉得对方有竞争力就更会和对方做生意交朋友。不过中国人觉得性格好比外向更重要。

中国的组织化生活

@  清流:很有趣的是,在中国人研究基督教是如何促成西方经济发展的时候,外国人研究的是儒家思想是如何促成近些年中国的经济飞跃的。

@  简单来说,中国不管怎么办企业,办得都像家族企业:决定权落在某些个人之手,分工不明确,人际关系特别重要。

中国风格的精神病理学

@  西方诊断不一定在中国文化下也适用,西方对一些障碍的定义由于过去研究样本过于狭窄可能也需要改写,另外文化偏见也可能造成某些障碍的诊断率比其他的高。

@  精神和心理病理学在中国中断了很长时间,因为以前人们都认为心理障碍是“思想政治问题”。

@  观察发现,中国人就算是得了精神障碍或者有了心理障碍仍然是集体主义社会导向的,跟西方人相比,他们对家人和医师的态度更合作。

@  对于社会网络比较多的中国人,这些社会网络会帮助他们预防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发病。中国人最大的压力来于成就压力,很多孩子的反社会行为、焦虑、身心失调都是升学压力造成的。

PS: 有一些很有趣的发现,比如中国人对个人的勤奋和努力非常重视,但是在对成功进行归因的时候又倾向于外部归因,一个人的成功也通常被归结为一组人的成功而非个人成功,这潜在上是会有矛盾的。

Side bar